今年可以说是我2013年股票开户以来比较关键的一年,之前没上的杠杆上了,之前没有买过的港股买了,也试了不少策略,如下先做个半年度总结:
(1)可转债
可转债是自2015年开始一直在投资的品种,迄今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当时是看了徐大为 老师的《低风险投资之路》开始的,后来陆续买了安道全的《可转债投资魔法书》,以及饕鬄海、定风波、优美 三位老师的《攻守-可转债投资实用手册》等书籍,很庆幸一开始就有这些老师们指导正确的道路对于买入卖出严格执行 的三线法则。10年期间有涨有跌,但是总体没亏钱,帮老婆打理的纯转债账户最好的年度收益率达到了37%(2021年),最差的年度1.1%(2022年)。今年年度账户表现也是不错,纯可转债账户收益达到了11%,可以算是超额完成了目标。
(2)B股
B股也是2015年就开的账户,曾经买过一段时间的长安B、粤高速B,后来被震下船。去年10月后陆续建仓。目前对B股的定位基本上是一个红利+套利的投资组合。套利方面年度经历了杭汽轮B的套利,2月买入,6月卖出,盈利10%,也算不错。就未来,我判断还会有更多的B股要回归A股,买上股息率较高、经营相对稳定的B股,等着就是。
港币账户目前持仓长安B(股息率(TTM):9.54%)、粤高速B(股息率(TTM):6.69%)、古井贡B(股息率(TTM):6.12%)各1/3,就表现而言,粤高速B表现最好浮盈19%,古井贡B、长安B刚刚回到成本价。整体账户半年度收益5.07%,相对来讲不是太高,这个当然是因为白酒行业的政策影响。不过高股息率和低市盈率整体上能保证组合的不亏和收益。
美元账户持有老凤祥B、伊泰B、金桥B、鄂资B,整体仓位不重,仅是实验仓的位置。不过伊泰B收购ST新潮动作很大,可能是未来回归A股的先兆。
B股账户因为绑定的银行卡有消费贷,假如有资金进出,会被认定为贷款投资,风险较大,所以基本上也不会再整体加减仓了。
(3)银行股
银行股的低估值诱惑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一直持有银行ETF,本年度陆续买入招商银行、南京银行,这两只都录得10%+的收益。
但是在听了持有封基老师的量化回测课程之后,竟然惊奇的发现:按照股息率&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原则,选择1只银行股,每年轮动1次,从2017年至今的年化收益率竟然能达到25%。真真是简单最有效。仔细想来,还是因为银行低估值、低风险(高监管造成的)、稳定收益造成。未来如果银行股的价值回归上来,这个策略未必是有效的了。
当然放到真正持仓方面,仅持仓1股未免太过冒险,目前我的持仓是成都银行50%,招商银行20%,江苏银行20%,南京银行10%。后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微盘成长和价值
持有封基老师的量化回测课程给我的另一个启发就是这个组合,思路就是既然微盘股的收益最大,那就在这里面挑选优等生去轮动,所谓的优等生是:市盈率不高、净利润增长。排序原则是流通市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回测了一下,从2017年1月至今,简单的这个原则获得了年化近30%的收益。实在也是让我惊掉了下巴。
当然这些回测不能代表以后的,目前实盘在跑,通过实盘优化后才行。
(5)其他股票
其他股票中,持有时间最长的是格力电器,这个间间断断持有小10年了,中间也买入卖出、减仓加仓好几次,持有成本已经降低了50%,经营优秀的优点也有,产品单一的问题也确实一直存在,还是值得持有的。与格力电器相对应的是美的集团,它产品多样,ROE不如格力,但也不差,利润年增长率10%左右,基于曾经在家电企业工作过的熟悉,买入作为格力的补充。本年度的判断:基于国补政策,这两家企业本年度数据应该会不错。
另一个基于国补买入的是比亚迪,春节过后就买入了1手,没想到它第一天就涨停,以后持续买入,4月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巨震补了些仓,成本基本上在330左右,上月针对比亚迪的负面信息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仔细一想这个应该是国内市场暂时饱和的信号,汽车是大宗产品,国补政策当然会刺激消费,但在整体经济仍未大幅好转的情况下,仅仅是把近期的需求提前了而已,不会制造需求。在增长受限的情况下,50倍的市盈率是高估了。在367元左右的程度清仓了,当然这家企业还是不错,未来数据好转还会买回来的。
其他A股买入了豪迈科技、阳光电源、路维光电、川恒股份、宏华数控、五粮液,没太多标准,基本上是看着ROE15%以上,估值35以下,PEG1倍以下买入的,仓位不高,收益也不高,除了五粮液亏损的多一些,其他基本在盈利5%-10%左右的情况。其实也发现一个缺点:对于这些股票行业缺乏深入研究,这个是后续需要克服的。
港股方面,通过港股通买入了中国银河、华泰证券、腾讯控股,证券股的逻辑是目前股票市场活跃必然利好证券股,而港股的估值低,也就买入了。腾讯有些想当然,只是感觉作为平台股,收入年年增长它不会差,20倍左右的市盈率不算高,未来还是要好好研究下。
(6)套利
套利是进行的试探性的投资,也是亏损最大的板块。其中包括:买入指数纳入的股票、买正股配可转债、LOF基金申购赎回、可转债转股套利,如果没有这些亏损,总收益能提高3个百分点。这些亏钱的手艺未来肯定不会大仓位介入了。
其他套利相对来说没亏钱:杭汽轮B、ST新潮、大智慧,初次试探没放太多仓位。
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的基金套利,只能说跑的快,也就几个点的微利吧。
坚持10来年打新,上半年竟然打上了,不过天有为的表现实在拉胯,也就涨了30%来,说好的翻倍呢。
(7)基金
上半年进行了北证50、纳斯达克基金的定投,特朗普的关税言论出台后,看着便宜,加仓不少,也算录得了10%左右的收益。不过北证50的估值已经不算低了,这特朗普的大嘴咱也不知道他啥时候会再出啥幺蛾子,纳指应该也不会投了。
(8)REITS
上半年进行的REITS基金的试探性投资,选择基本也是在10%左右的基金,仓位不高,也就是试探性的投资。不过作为一个固定收益品种,还是值得配置得,坊间对于高速公路REITS的担心,我从感觉上是有问题的,不过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才能确认。
2、下一步的计划
今天上午看了文章《做多流动性》,有几句话给我感触特别深:“流动性极度宽裕--利率低--险资和公募增配高股息--银行和红利上涨;流动性极度宽裕--游资随便拉都有人接盘--小烂差的大牛市;流动性极度宽裕--利率低--可转债债底抬升--加上小盘正股拉升--可转债等权指数新高。”
流动性宽裕的情况我确实也意识到了,也就清晰了下半年的操作方向:
保持并适当加仓策略:银行股轮动、微盘成长和价值、低价可转债轮动。
当然如果预料正确的话,低价可转债的资源会逐步缩小,作为补充下一步要好好研究下REITS,高股息低市净率的B股也是个考虑方向。
作为银行股的备用替代,高股息、持续的成长股也是个补充,并且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会持续关注,但是低仓位买入。
此外REITS打新会按比例配置,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不象北交所资金冻结返回后续啥也没有,这个会持续参与。
3、题外的话
其实昨天刚刚收到降薪通知,其实也是逼着辞职。经济下行阶段,行业形势不好,单位的做的措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个人而言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要保证家人的稳定的生活,必须要有稳定的收入。
真的感谢在十几年前做的正确选择:投资,靠了投资,有了工作之外的收入,保证心中不慌。我的收益不算高,但是平衡收入还是可以的。
但是不建议没有经验的朋友盲目进入股市,首先是因为这十几年来有了这些老师们的正确引导,其次是没有多年的不间断的小仓位试探,是磨炼不出风险意识和感觉的。
关注集思录微信特别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集思录(www.jisilu.cn)是一个以数据为本的投资理财社区,专注于新股、可转债、债券、封闭基金等数据服务。我们的理念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资产获得稳健增长。
快捷查询:
搜索公众号“jisilu8”添加我们
]article_adlist-->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倍顺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