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30 家车企加码价格战;2 月,合资以一口价打响反攻号角;3 月,一起事故将智能驾驶推上风口浪尖;4 月中美关税战冲击供应链;5 月,多家集团开启"整合潮";6 月,国家紧急出手整治汽车行业"无序内卷" ...
一幕幕事件虽不足以总结上半年车市,但可以确定的是,2025 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又经历了一次激烈的动荡。
动荡之下,各车企销量表现如何?随着期中考成绩的公布,我们发现大家的目标貌似都定高了 ...
传统车企方面,"两超多强"的状况持续,上汽、比亚迪批售量突破 200 万辆,吉利、一汽、长安、奇瑞均突破百万以上。
上汽上半年卖了 205.3 万辆,今年目标是 450 万辆,完成率 45.6%。"量"和"率"都十分健康,这也提高了上汽" 60 天账期大战"中加码承诺的底气。
比亚迪去年的目标是 400 万辆,由于去年超额完成,今年目标提高到了 550 万辆。上半年,比亚迪卖了 214.6 万辆,照这样计算,完成率来到了 39%。
完成率最高的传统车企是吉利,上调到了 300 万辆的目标下,半年卖了 140.9 万辆,进度条到了 47%。其余车企如长安、一汽、上汽完成率均超过 45%,奇瑞、北汽、长城目标尚未透露。
目标定高了的例子,可不少。鸿蒙智行 2025 年目标 100 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 20.4 万辆,想要完成目标,下半年的月均销量需要达到夸张的 13.3 万辆左右。
小鹏或成期中考最大赢家,上半年小鹏汽车销量为 19.7 万辆,半年就干了去年一年的活。结合 35 万辆的目标计算,完成率达到 56%,成为半年考的唯一达标车企。
达标离不开今年较为保守的销量目标,去年不甚理想的表现,竟救了今年的小鹏。
另一位"卖爆"的新势力,非小米汽车莫属。SU7 交付还没缓过来,YU7 订单又爆了,上市一小时订单 28.9 万台。
爆炸性的订单量由于产能"卡脖子",并未体现到交付和完成率上面,据称现在买 SU7 还要等上 40 周,而 YU7 更甚,普通版甚至需要等待 53-56 周。产能拖累下,小米汽车上半年仅售出 15 万辆,完成率达到 43%。
鉴于 YU7 刚开始交付几天,小米的发力点会在下半年。
虽说如此,但小米的完成率还是榜单上不少新势力梦寐以求的表现,包括阿维塔、蔚来在内的半数新势力,完成率竟不到 3 成。
仅用了 6 个月,今年的汽车市场就已经创下了不少记录,新能源车累计零售 546.8 万辆,首次突破 500 万,渗透率突破 50.1%。
完成率的考核权当参考,因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基准线并不甚科学。
上半年假期多,还有春节的存在,历史告诉我们上半年完成率不足 50% 不需要太担心。正所谓金九银十,下半年,才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式开启冲锋的时刻。
倍顺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